不知道爸媽們是否還記得當年寶寶們初入幼稚園時的緊張與擔憂?一晃幾年過去我們家的小寶寶也已經長成小少年啦,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他已經入學三個多禮拜了,一切適應良好,學業與生活都過渡得很順利,下面我就從兩個大方面來說說入學之前要準備些什麼。
孩子學業上的過渡。
如果是念私立幼稚園的孩子應該不用擔心過渡問題,基本幼稚園都會在畢業之前把注音國字數學(英語)等學科學習到至少小一上學期完成的水平。公立幼稚園呢基本會在大班最後一個學期開始教1-10,認識注音(不會深入到拼讀),寫自己的名字,但這不是強制要求孩子們學會的,所以每個孩子的掌握情況也不一樣,那麼究竟要做什麼來為小學做準備就看爸媽們的教育觀念啦,我大致總結的是三個方向:
1、順其自然,讓孩子開開心心地度過小學前的自由時光。
好處:爸媽省心,孩子開心
壞處:(其實這個壞處不是絕對的)完全沒有學習過的孩子要接受突如其來的完全不同的教學模式以及每天的作業,當然開始的一個多禮拜老師不會佈置很多作業,數學方面是很簡單的認識數字,國文方面呢就是認識注音,小學的認識注音就不會像幼稚園一樣了,老師的進度比較快,而且在教發音的時候就會開始拼讀了,到第三個禮拜時作業寫的部分也會加多。如果是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小朋友,首先在握筆寫字方面就慢很多,其次就是專注力不夠,寫一次作業可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最後就是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吧,大部分的孩子可能開始都會跟進度跟得有點辛苦,分不清楚聲調與拼讀發音。當然我相信最後孩子都能適應過來,只是家長要花更多的時間,所以說這個弊端也不是絕對的。
2、暑期上國小銜接班。
好處:父母都要上班的話就不用擔心孩子了,而且銜接班也教小一的課程,因為是暑期的課程大部分的安親班都會每個禮拜安排戶外教學,平日呢也會有足球籃球滑輪類的戶外課程。
壞處:花錢,吃便當(很多安親班沒有自己的廚房,每天都是定外賣便當),每天要按時接送,孩子只有週末才能自由安排時間,最后這兩點我覺得對於沒有空自己帶孩子的父母來說也不算缺點啦。
3、父母自己提前教。
好處:不花錢,時間自由安排,進度隨時可以掌控。
壞處:比較適合全職媽媽或者全職爸爸,十分考驗父母的毅力跟耐心。
我是怎麼做的呢?
而我們家的情況是第三種,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的話我是覺得反正都要被“兇”不如在家被我“兇”。而且念公幼的小朋友真的沒什麼學業壓力,時間又很充裕,提前一年或者半年開始慢慢教不僅時間十分寬裕還不會影響孩子的玩樂時間,大概一個禮拜3-4次,能堅持下來的話不僅可以給孩子打下很好的基礎還會幫助孩子在自律跟專注力的培養方面帶來很大的好處。
怎麼開始教呢?我是直接買的小一教材。台灣的教材應該主要都是康軒跟南一書局的,登錄它們的網站就可以根據小學來查到應該用什麼書,但是小學每年都在變更教材,而且書的核心內容都大同小異,我建議可以問認識的大孩子們借他們的舊書,或者在就近的書局買小一教材,數學我是直接買的評量自修,沒有買教科書(直接總結每一單元的內容+習題),國文呢需要買兩本,一本是注音的國語首冊,一本是國語注音習寫薄,都是一百左右的價格不會很貴。
好啦,學習方面的準備大致分享到這裡,如果想知道我具體是怎麼教的?教到什麼程度算可以?可以留言給我,有空的時候我再單獨寫一篇文章,後面還有小一入學準備的下篇哦,主要講生活方便需要準備什麼,記得一定要看哦。